王世伟丨基于生动实践的中国公共图书馆理论创新

发布者:gzgztsqbw发布时间:2019-11-13浏览次数:676

节选自《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年第8期【图书馆学】栏目

  

内容提要丨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崭新境界,公共图书馆生动实践正在发展和丰富图书馆学,呼唤图书馆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与进步。通过对2017年至今的上海市嘉定区“我嘉书房”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新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公共图书馆学科视域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全球化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文化实践理应具有全球价值和普遍意义。

  

作者简介丨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图书馆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展现出创意迭出、气象万千、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中国当代公共图书馆的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正在不断丰富发展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原有的学科体系和认知维度,公共图书馆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处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之中。自2017年起步的上海嘉定区公共图书馆的“我嘉书房”创新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实践探索新潮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新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01上海市嘉定区“我嘉书房”的起步与发展

  

我嘉书房”是上海市嘉定区自2017年开始建设的城乡公共文化全域服务空间,是构建市民身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新探索。这一新服务模式以社会化合作模式创新运营,兼具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化交流休闲空间、特色文化旅游景点、社会志愿者服务站等多元功能,与上海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了互连互通的图书通借通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多功能、均等化、便捷型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新空间。“我嘉书房”实现了嘉定城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在标识系统、管理平台、资源配置、服务标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五个统一”,形成了遍布嘉定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这一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实践,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境界、服务的浓度和服务的效率,充分彰显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宗旨,体现了“普遍均等”、“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对创新中国公共图书馆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02我嘉书房”所体现的实践价值

  

我嘉书房”所体现的实践价值可以从以下八个“新”中加以认知。

 

1. 多方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模式

  

我嘉书房”由嘉定区图书馆、街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社会主体共同建设。据统计,“我嘉书房”通过嘉定区政府的购书经费、文化发展资金等投入专项经费450万元,同时吸引了近百个社会机构以合作伙伴身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合作者和参与者。这一新探索融合了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文化建设资源,丰富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路径和共建模式。


2. 县域总分馆建设的新探索

  

县域总分馆建设是中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我嘉书房”以走近市民、共建共管、主题设计、互联互通、智能自助、文旅融合、因地制宜的发展新思路和新路径,突破了原有图书馆狭义范围的总分馆建设单一模式,形成了县域总分馆建设多样化、多元化的全新模式,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点。


3.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新实践

  

我嘉书房”的服务体系中,结合嘉定地域文化的特色,在空间设计和读者服务上各具特色,融入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形成了文化、文旅、文教、文商、文创等主题服务系列,形成了城乡文化创意的新空间,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新形态讲好地域文化品牌故事,也为公共图书馆主题服务理论提供了新实践。


4. 公共图书馆全域服务的新形态

  

所谓全域服务,就是将公共图书馆的物理建筑服务空间、读者的学习工作空间、用户的社会公共空间、公众的家庭生活空间、网民的网络数字空间等融为一体,将公共图书馆员与广大服务对象融为一体,实现服务资源的全域连接共享,实现服务推广的全域整合协同,实现公共图书馆无时空边界的全域服务。“我嘉书房”融入居民社区、企业园区、旅游景区、购物商区,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即时对接,白天与夜晚的无缝链接,静态与动态的精准互联,馆内与馆外的多样互动,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为任一读者的服务。


5.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代中国国家层面实施的系列国家战略之一,这一国家战略离不开兴文化。“我嘉书房”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为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提供了新路径。“我嘉书房”嵌入了乡村街区,设在了居民的身边,有助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新载体,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新平台。


6. 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形态

  

随着20184月国务院关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机构改革举措正式落地,“诗与远方”的新一轮统筹发展进程开始正式启动前行,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创造了文化管理的全新体制环境。“我嘉书房”在文旅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的探索,提供了颇具特点的鲜活实践案例。


7. 深化阅读推广的新载体

  

嘉定区将内容供给作为提升“我嘉书房”服务效益的切入点,在开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的配送菜单,将具有读者口碑的各类服务资源配送到市民身边和文化云的移动互联网端口。


8. 后全面小康的新思考

  

我嘉书房”顺应了当代中国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发展需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新时代的更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有益新尝试,为后全面小康社会中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超前的谋划和布局,提供了后全面小康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愿景先行先试的实践案例和有益启示。

  

03我嘉书房”所体现的理论意义

  

从“我嘉书房”的实践案例而言,其所体现出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思考。


1. 丰富发展了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和特点

  

何为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概论》一书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由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支持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类型,是知识资源收集、存储、加工、研究、传播和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教育设施。”

  

20181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本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我嘉书房”的诸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公共图书馆定义的内涵,它以社会化合作模式创新运营的方式扩大了公共图书馆创办主体的类型和模式;它又以24小时自助图书室、文化交流休闲空间、特色文化旅游景点、社会志愿者服务站等多元功能拓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空间;它还以文旅融合、主题设计、灵活布局、跨域协同的服务方式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我嘉书房”顺应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秉持“互联网+”、“智能+”、“图书馆+”等创新服务理念,为公共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命题,为公共图书馆全域服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新实践。


2. 彰显了江南地域文化的特质

  

中国两宋时期,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被划为两浙路,这被认为是江南地区的核心,也是狭义的江南地区的范围。在这一地域范围所形成的江南文化,为“我嘉书房”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古越藏书楼的创始人徐树兰在《古越藏书楼书目》所附《古越藏书楼章程》第二章“宗旨”中指出:“本楼创设之宗旨有二:一曰存古,一曰开新。”“存古”和“开新”这两大宗旨不仅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特质,也正是“我嘉书房”的文化追求。

  

江南文化具有开放、出新、包容、多元、睿智、务实、诚信、精致等文化特质,这也成为“我嘉书房”起步开篇并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泉和丰厚文化滋养。以“多元”文化特质而言,“我嘉书房”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出多层次的多元文化追求,如合作共建参与和协作模式的多元、空间大小形态因地制宜和因馆制宜的多元、服务主题和服务方式的多元等等。又以“精致”文化特质而言,“我嘉书房”在空间艺术设计上体现出精细化,在服务读者个体上体现出精准化,在管理措施上体现出精密化,在服务内容上体现上精深化。这些打上江南文化烙印的服务举措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与肯定。


3. 丰富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新模式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和侨民等在上海先后创办了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上海图书馆、亚洲文汇北中国支会会所图书馆、格致书院藏书楼等。从20世纪第一个十年开始,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形成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公共图书馆运动。20世纪下半期,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主导与推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在发展宗旨、发展定位、发展依据、发展布局、发展政策、发展路径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信息文明持续不断的浪潮推进下,全球图书馆事业正在持续创新并构建起图书馆五位一体的新文明体,这就是信息文明的万物互联之智、历史文明的文化积淀之传、城乡文明的穿越时空之学、生态文明的绿色宜学之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彩。

  

我嘉书房”正是在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在世界图书馆事业迈向五位一体新文明体的目标愿景中所创造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体现了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流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服务主体在供给侧提升方面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深化城乡文化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为打造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公共图书馆示范样板提供了新经验。“我嘉书房”与中国其他诸多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实践一起,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书写了精彩的新篇章,为讲好中国当代公共图书馆故事提供了新素材,需要从理论和学科的层面进行总结与概括。

  

文章来源:王世伟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https://mp.weixin.qq.com/s/Y4axDi_z1U5-IZzYTmkI7A?tdsourcetag=s_pcqq_aiomsg